首页 幸孕之旅 好孕百科
试管婴儿个性化促排,在 “单侧卵巢” 也能挖掘生育潜力
2025-07-28 12:02

对于因疾病切除一侧卵巢、先天性单侧卵巢发育或单侧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,“只剩一侧卵巢” 常让她们对生育感到担忧。其实,单侧卵巢并非生育 “死局”—— 试管婴儿个性化促排技术能贴合其生理特点,科学调控并挖掘卵泡资源,让生育成为可能。​

 

单侧卵巢的 “生育基础”:并非 “独木难支”​

 

单侧卵巢虽失去双侧协同作用,但功能正常时仍具备生育能力。正常女性双侧卵巢交替排卵,单侧卵巢会承担全部排卵任务,在激素调控下排出成熟卵子。临床数据显示,单侧卵巢功能正常女性的自然受孕率约为正常女性的 70%,其卵泡资源和激素分泌能力能满足基本生育需求。​

 

不过,单侧卵巢也有挑战:若卵巢储备功能偏低(如 AMH<1.0ng/ml),卵泡数量少,可能需多次促排积累胚胎;且它对促排药物可能更敏感,过度刺激易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。所以个性化促排要 “精准调控”,既激发卵泡发育,又避免卵巢负担过重。​

 

个性化促排方案:为单侧卵巢 “量身定制”​

 

促排方案会依据卵巢储备功能和药物反应性制定。卵巢储备较好(AMH>1.5ng/ml)的女性,可采用 “温和刺激方案”,用低剂量促排卵药物(每天 75-150IU),用药 5-7 天,单次获 3-5 枚成熟卵子,既满足需求,又不过度消耗卵泡。​

 

若单侧卵巢储备偏低(AMH<1.0ng/ml),适合 “微刺激方案” 或 “自然周期方案”。微刺激方案口服克罗米芬联合小剂量促性腺激素,轻度唤醒窦卵泡;自然周期方案无需药物,仅超声监测排卵取卵。这两种方案单次获卵 1-2 枚,但能保护剩余卵泡,多次促排积累胚胎。​

 

动态监测与灵活调整:让每颗卵泡 “物尽其用”​

 

单侧卵巢促排需 “精准追踪”,动态监测调整药物剂量。促排后每隔 2-3 天做阴道超声,观察卵泡数量、大小及生长速度,检测血清雌激素:卵泡生长慢则增药,雌激素骤升则减量或停药。​

 

取卵时机很关键。医生根据主导卵泡大小(直径 18-20mm)和激素水平确定取卵时间。取卵用超声引导穿刺,精准定位,避免损伤卵巢,这对单侧卵巢尤为重要。

 

胚胎培养与移植:提升 “单卵” 的利用率​

 

单侧卵巢促排获卵可能较少,胚胎培养要 “优中选优”。实验室选正常成熟卵子与精子受精,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提升受精成功率;培养至囊胚阶段,筛选优质囊胚移植。获 2-3 枚胚胎的患者,可冷冻胚胎,待身体适宜时解冻移植。

 

临床案例显示,单侧卵巢女性通过个性化促排,单次取卵获 2-3 枚成熟卵子的概率达 60%,囊胚形成率约 50%,移植成功率与双侧卵巢患者无显著差异。只要方案精准、监测到位,单侧卵巢生育潜力能被充分挖掘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8165214.jpg

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 My title My title page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