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试管婴儿助孕中,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宫腔问题。很多患者疑惑:“子宫长息肉会影响胚胎着床吗?” 其实,息肉是否影响试管着床,与大小、数量、位置及症状相关,并非都需治疗,但部分情况不处理会降低着床成功率。
一、先清楚:子宫内膜息肉是什么?
子宫内膜息肉是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突起组织,大小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,可单发或多发,30-50 岁女性常见,年轻女性也可能因内分泌紊乱、炎症刺激出现。
多数小息肉(直径<1cm)无症状,多在 B 超检查时发现;较大或多发息肉可能导致经期延长、经量增多等。对试管婴儿而言,内膜是胚胎 “土壤”,息肉就像 “土壤里的小石块”,可能干扰胚胎与内膜结合。
二、关键问题:息肉如何影响试管着床?
并非所有息肉都影响着床,以下情况会降低试管成功率:
物理阻碍:抢占 “安家” 空间
若息肉位于宫底、前壁等关键着床区,或直径>1cm、数量多,会直接占据胚胎着床空间,导致胚胎难附着。即便勉强着床,也可能因空间、营养不足增加早期流产风险。
影响内膜容受性:让 “土壤” 变劣质
内膜容受性是着床核心条件,息肉可能破坏它:一是息肉区域血供差,无法给胚胎供能;二是可能引发局部炎症,导致内膜细胞因子异常,影响胚胎黏附与扎根。研究显示,有直径>1cm 息肉的患者,试管着床率比无息肉者低 15%-25%。
干扰激素环境:打乱内膜周期
部分息肉与雌激素过高、孕激素不足相关,还可能影响内膜正常周期变化,使内膜在移植时无法同步进入 “种植窗期”,出现 “胚胎就绪、内膜不达标”,导致着床失败。
三、不同情况,应对方式不同
医生会依息肉情况制定方案:
这类息肉,建议移植前处理
若息肉直径>1cm、多发,或引发月经异常,或有反复移植失败史,建议移植前用宫腔镜手术切除。手术微创,能精准切除息肉并保留正常内膜,术后 1-2 周恢复,内膜修复后再进移植周期,可提升着床成功率。
这类息肉,可暂时观察
若息肉直径<1cm、单发、无症状,B 超显示内膜均匀,且无反复移植失败史,可暂时观察。部分小息肉可能随激素波动自行消失,可先尝试移植,若失败再评估。但移植前需 B 超监测息肉大小,若增大需及时处理。
四、术后注意:做好护理助着床
若做了息肉切除术,术后护理很重要:
遵医嘱用药:可能需用雌激素促内膜修复或孕激素调周期,别自行停药或改剂量;
避免感染:术后 1 个月内别性生活、盆浴,注意外阴清洁;
定期复查:术后 1-2 个月经周期后,B 超复查内膜,确认无复发、恢复好再移植;
调整生活方式:规律作息、不熬夜,多吃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,减少压力,助力内膜修复。
